close

  全國政協委員孟學農褐藻醣膠副作用在回答北青報記者“怎樣看待官員出書”時說:“我非常不贊成官員出書。還是多留點紙張,給孩子們印點經典讀物。有些人,把助手幫著弄的講話稿都收進去了。出書,誰看這個樹碑立傳?現在提倡‘低碳經濟’,別那麼浪費紙了。”(3月11日新華網)
  孟學農的話,不說振聾發聵,也讓人深感對官員出書應該立章建制的緊要。依我個人的理解,孟委員並不是完全否定官員出書,那些能分享思想經歷、頗能引人共鳴的書是可以出的,那些通篇廢話、套話、假話、大話的書,則不出為好。尤其是那些靠出書斂財的“當鋪優雅式腐敗”更要有制度的制約。
  其實,官員出書現象古已有之,而且還相當普遍,君不見流傳至今的古代典籍中,很大一部分是出自官員之手。只不過他們的身份首先是文人,其次才是官員,至今他們的文化聲望大於政績。像孔子就當過魯國的中都宰、司寇。西漢的司馬相如雖然前半生接近職業文人,後來仍然進了官場。從初唐四傑到王維、李白、杜甫,再到唐宋八大家,留名至今的詩人、作家,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官員,其中不乏身居高位者,如元稹、晏殊、歐陽修、王安石、支票借款司馬光等,也有像賈島這樣的,只當過“長江主簿”、“普州司倉參軍”的小官。古代文人的集子,如《駱臨海集》《杜工部集》《高常侍集》等,都表明作者的官員身份。某些官員,譬如史官,職務就是寫書,擔任太史令的司馬遷即為一例。班固被漢明帝任命為蘭台令史,也與撰寫《漢書》有關。如今提倡“學者型”官員,官員中有不少碩士、博士,官場中出書必然“時尚”,因此那些在位的或卸任的官,書中說點真話,曬點心得,寫點親歷,留作資料,沒什麼壞處。
  可問題是,當下少數官員出書與古代文人官員出書的本意大相徑庭。其“別有用心”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。首先就是提高社會地位。通過出書,個別官員可以包裝自己,讓別人覺得自己不但是領導幹部,而且還商務中心是文人雅士,無形之中抬高身價。其二是撈取政治資本,個別官員在書中有意識地寫一些有自傳性質的內容,與自己的政績、業務掛鉤,為自己樹碑立傳、做隱性廣告。其三,就是斂財。國家藥監局原副局長張敬禮採取“著書立說”在本系統內賣天價書的手段,為自己斂財,其中一本書單價就達566元,其非法經營額高達1700餘萬元……
  誠然,對官員出書不能一概而論,像張敬禮之類為提高社會地位、撈取政治資本、斂財的“學者型貪官”只是少數。有的西服官員以精湛深厚的學識、嚴謹清廉的工作作風、豐富的領導經驗贏得了廣泛敬重。對於這樣的官員,大可理直氣壯地寫,畢竟一本好的書是利國利民的財富,而在法律框架內所得報酬也無可厚非。關鍵是,如何甄別哪些是貪名圖利、以權謀私,哪些是真才實學、出於公心,這需要法律法規來規範、劃定“紅線”,並作為官員一項重大事項報告,這也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。
  像毛澤東那樣“不拿一分錢稿費”的境界,可以作為學者型官員的一個參照坐標。真正的學者型官員或大師並不是靠出幾本書,更重要的是要與自身修養道德相匹配。作為人民公僕,即使稿費是合理合法所得,如果能用於捐資助學、扶弱幫困,不更顯其政治品格和人格魅力?
  這需要學者型官員認真思考,更需要儘快從制度的“頂層設計”上整章建制。比如建立官員出書的報告、審查、監督機制:凡官員出書前,要向紀檢監察部門報告,並提交書稿;相關部門接到報告後,對書稿內容進行審查,對出書資金來源進行審查。出書後,有關部門應組織人員包括公眾代表,對書籍的銷售進行嚴格監督,凡以公款購買或者集體購買的,款項一律沒收,並以違規違紀論處。
 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2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的《八項規定》指出,要嚴格文稿發表,除中央統一安排外,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、講話單行本,不發賀信、賀電,不題詞、題字。這無疑為端正黨風政風、抵制不良之風、轉變社會風氣擂響了戰鼓,也必將為中國的改革發展帶來新的強大的動力。
  文/江新軍  (原標題:“優雅式腐敗”也需扎緊制度牢籠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d71udzgp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